聚焦民生 ·当前位置:主页 > 聚焦民生 >
 
“同题共答”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发表时间:2025-01-09 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 点击量:

       “用好‘一函两书’,让数据及信息共享共用,做好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优势,多环节、多渠道助力劳动权益保护”……近期,省总工会与省检察院组织召开协作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作交流会商会,围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确定了建立沟通联络、信息共享、会商研判、线索移送、办案协作、法治宣传联动六项协作机制。
 
  这是省总工会与相关部门“同题共答”,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生动实践,也是工会立足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从职工最企盼的领域做起,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从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到健全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从维护安全健康权益到加强服务保障,特别是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工作等方面,我省各级工会顺应职工舒心工作、全面发展的需求,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劳动争议多元化解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我以为要到法院打官司,太原、文水、清徐都跑遍了,没想到最后工会帮我们要回了工资。”今年5月,在榆社县总工会法律援助中心调解室,79岁的申请人郑某向榆社县总工会调解员胡瑞峰连声致谢。一起长达5年的劳务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4月25日,榆社县人民法院接到检察院支持起诉书,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将案件委派给榆社县总工会。工会调解员胡瑞峰接到任务后,想方设法联系被申请人,紧盯争议焦点进行法律分析,把调解前移到工会法律调解室,最终调解成功。
 
  “10个工作日,无缝衔接,完美结案,展示出‘法院+工会’联动机制的效果。”榆社县总工会干部张艳芬介绍,“法院+工会”联动机制启动3年来,榆社县总工会接受榆社县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指派案件71起,调解成功40起,调解金额达120余万元。
 
  实践证明,劳动争议在基层有效化解,成本最小、效率最高、效果最好。近年来,我省工会立足预防、调解、法治、基层治理,推进“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联动机制,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沁水县嘉峰镇是“山药蛋派”代表作家赵树理的故乡,这里的“树理公惠”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家喻户晓。沁水县总工会将赵树理调解民事纠纷、化解邻里矛盾的思路用于调解职工纠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融合人社、司法等社会力量,用土办法解决土事情,劳动争议基层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入选全国首批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样板站点,成为具有独特内涵和地方特色的“工”字服务品牌。
 
  近年来,全省各级工会建立141个调解组织,448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12351工会服务职工热线面向全省职工群众提供问题咨询、服务帮扶、信访投诉、法律援助等一站式职工服务平台,365日不间断运行,职工满意率达99.64%,我省在全国工会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作评价考核中连续3年获评“优秀”等次。
 
推行“一函两书”制度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11月14日,省总工会发布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提醒用人单位自觉履行劳动报酬支付义务,通过银行转账或者以现金的形式将劳动报酬按时足额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与劳动者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明确劳动报酬支付标准、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内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7月8日,省总工会在“高温”下发出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明确6月至8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对符合条件的在岗职工每人每月发放高温津贴240元。同时强调,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津贴增加而降低劳动者工资,最低工资标准不包含高温津贴,高温津贴从成本列支,计入工资总额。
 
  在山西工人晋祠疗养院一疗区修缮改建项目施工现场,钢筋班组长张洪告诉记者,工资按工作量结算,高温津贴是额外发放,补贴时间是最热的7、8、9三个月份。“拿到手了,企业足额发放,没有因高温津贴发放而降低我们的工资标准。”
 
  “一函两书”制度是工会组织在开展劳动法律监督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工作形式,包括《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议书》,是一种源头治理、预防在前的法律监督措施。经过多年实践,“一函两书”制度已经成为完善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制度的抓手,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手段。
 
  省总工会发挥“一函两书”的法律监督作用,实现组织建设、监督员培训及“一函两书”工作“三个全覆盖”目标,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工作流程、保障激励、评估考核等制度机制,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的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建制率达92%。省总工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我省计划今年实现县级以上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全覆盖,县级以上总工会普遍建立“一函两书”制度并全面推行。
 
聚焦职工急难愁盼
维权服务不断强化
 
  10月12日,一份造福30万余名货车司机的集体合同在吕梁汾阳市签订。这份由吕梁市17家大宗商品网络货运及运力服务企业的15名代表与全市货车司机选出的15名职工代表经多轮平等协商签订的合同,覆盖全国中西部地区大型货车30万余辆,是为30万余名货车司机及其家庭量身定制的“服务套餐”。
 
  “由于很多货车司机没有同网络货运物流服务平台签订劳动合同,如何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一直是个难题。”山西峰凡科技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方代表贾智峰说,此次签订集体合同不仅为平台与货车司机建立了稳固的协商通道,而且有助于保障货车司机的合法权益。
 
  巡游网约车司机常年在外,劳动强度大,交通安全、职业健康状况是他们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诉求。位于太原市小店区的巡游网约车群众安康工作服务站,是我省新就业形态行业首个群众安康工作服务站试点,覆盖着省城南部4000余名网约车司机。太原市巡游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协同太原市出租汽车协会起草编制了《巡游网约车驾驶员运营操作规程》《职业健康筛查及职业病风险分析报告》等,为行业从业人员日常安全隐患排查、消除建立了一整套可行性标准和流程,时时处处体现着“娘家人”的关怀。
 
  截至目前,全省建有4000多个新就业形态工会组织,会员50万人。各级工会开展“送温暖”“送清凉”活动,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列为重点慰问对象。在今年的全省基层优秀集体合同文本竞赛中,还针对新就业形态劳资协商专门设置了创新奖。
 
  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所思所想所盼,我省各级工会推动“司机之家”和“安康工作站”形成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模式,下大力气为户外劳动者及职工群众建设工会驿站。截至目前,全省建成井口安全工作站512座,还在非煤矿山、电力、燃气、化工、新业态等行业建立21个群众安康工作服务站。建成各类工会驿站6246个,服务职工581.61万人次,工会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愿意依靠的“家”。

上一篇:算法、大模型齐助力!“三晋通”小程序全新出发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更新
· “同题共答”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 算法、大模型齐助力!“三晋通”
· 我省开展2024年“社保服务进万家
· 优先缴费、就诊、检查、取药 80
· 长子农商行:深耕乡村金融 助力
· 闻“汛”而动 全力打好防汛主动
·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热图推荐
 点击排行榜
首个国产新冠口服药临时纳入医保
2022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4%
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报销门
让提速降费成为5G时代主色
脱贫攻坚 山西亮丽成绩单
明年起,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医疗
《山西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
00后引领移动互联网:短视频最受
未来五年“老有所养”将有更多答
涉及3亿多参保人 这项医保改革有
 
山西聚焦视点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人员查询
            
     工信部备案号晋ICP备18003080号 中国文明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主办: 山西聚焦视点网络编辑部 晋社科登记证号51140000699117549C号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的文章稿件均已注明信息出处,且不代表本网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