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工艺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重在保留树根的自然形态……”4月18日下午,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学来了6位“厉害”的人物,他们就像明星一样吸引了不少学生围观。
他们究竟是谁?又为何而来?记者前往探访后才得知,原来这6位都是刚刚入选的晋源工匠。他们个个身怀绝技,此次就是应邀来到六十四中学与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让大家亲耳聆听时代工匠的匠心故事,亲眼目睹工匠的精湛技艺。
6位“工匠”老师受欢迎 学生慕名来“围观”
“俗话说‘朽木不可雕也’,但根雕所要选的材料,还就得是这些被嫌弃的朽木……”当日17时,正是六十四中学选修课的时间。听说有6位技艺超群的工匠大师前来传授技艺,学生们可是高兴得不得了,从初中到高中,每一个大师都被学生“包围”了。“这还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有点儿紧张。”在二楼高一年级教室讲解根雕课程的晋源区根雕协会会长张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他可是花了数个小时备课,把根雕的入门知识,通通写在了一叠稿纸上。
“根雕工艺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重在保留树根的自然形态。”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根雕艺术,张伟带来了自己的作品“昭君出塞”。错综复杂的根结布置将骆驼背上的昭君回望家乡的复杂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起初还颇为紧张的张伟,在讲起他的根雕时,瞬间就打开了话匣子。听着他生动的讲解,台下的小粉丝不停地点头应和着。
“哇,太好看了。”记者正听得入迷,就听到另一边的教室里传来阵阵叫好声。循声而至,在另一个教室里所有的学生都围在最前排的两张桌子边,桌上放着两个大灯箱,灯箱里放着细细的沙子。原来,这里是沙画体验课,讲课的人是90后朱霞。
站在孩子中央的朱霞,一点儿都不像是老师,倒像是一个娃娃头,带领着一帮“淘气鬼”肆无忌惮地玩沙子。只见朱霞用右手轻轻划拉了两下,堆放在一侧的沙子就铺满了整个灯箱。“来伸出你们的右手拇指,要记着用拇指的侧面,向上推沙……”她一边讲解一边做着示范,平行推出两块长方形空白后,又将右手食指指端立在空白上方,用指甲画着螺旋线。
“是玫瑰花,好漂亮呀!”朱霞还没画完,身边的一个女生已经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向朱霞投来崇拜的目光。
希望开设特色选修课程 培养一批非遗小传承人
“风筝的制作必须把握精度,这样才能掌握风筝的平衡。”
“剪纸,设计很重要,而且必须突出主题。”
“葫芦镂空是葫芦烫画的一种延伸,工艺繁琐,易碎,所以为了选到优质的葫芦,葫芦的培植特别重要。”
……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课程很快就结束了,学生们意犹未尽,迟迟不肯离开,依然追着授课老师提问各种问题。“这次进校园,主要是想让学生们通过了解传统文化,喜欢并传承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让他们明白无论做什么都必须持之以恒。”此次传授葫芦烫画的李琦这样说道。
“下一步,我们要把今天所开设的体验课程落实到我们的课堂里。”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学校长王秀中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我们都很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和能力培养,而且我们也作出了很多成绩。”说着,他指向会议室墙边的书柜,记者看到与屋顶同高的书柜上摆满了各种奖杯与奖状。
王秀中说,开设这样的活动,目的就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让学生关注、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自豪感,点燃和激发爱国热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贡献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这次活动我们引进剪纸、沙画、园艺、根雕、葫芦烫画等体验课,有很多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传承下去。”王秀中表示,下一步,学校将开设一些非物质文化选修课程,除了这次的体验课,还会加入面塑、丝带绣等课程。通过这样别具特色的选修课程,培养一批非遗的小传承人。同时,学校还将在校园内创建一个非物质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