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数据研究院3月24日发布《新经济下2022新职业百景图》,梳理了2019-2021年涌现出的百余个新职业,显示小众爱好逐渐成为大众产业,比如宠物行业的“宠托师”、社交平台上的“探店博主”等。其入行门槛都不算高,从业者多为年轻人,他们不再局限于常规的办公室格子间,而是在广阔天地走出新的职业道路。
“铲屎官”出远门 宠物怎么办?
在北京工作的“95后”女孩春夏(化名)一边在为即将到来年假旅行兴奋不已,一边发愁怎么安顿家里的两只宠物猫。
春夏养了一只俄罗斯蓝猫“小美”,一只银渐层“小饼干”。她曾发布一篇题为《买猫攻略:如何花500元(人民币,下同)淘到一只纯种银渐层》的攻略文章,在某社交平台被收藏超千次。但遇到托管难题,她也急需看看攻略。
去年,春夏曾出门9天,因亲友住得远,送宠物店寄养又担心猫咪产生应激反应(动物对一些外部刺激产生过度压力,导致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她一时没辙,最后还是在豆瓣网的宠物讨论小组里看到有人提到“上门喂养”,由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春夏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搜索住地附近的“上门喂养”,蹦出很多广告,发布者多为有养宠经验的人,并附上此前上门喂养的照片。“内容很详细,包括喂养人的养宠经验,可提供的服务如喂食、陪玩、清洁、喂药等,以及如何交接进门钥匙等。”
经再三比较,春夏联系了一名“小姐姐”,和对方约定在9天内进行4次上门喂养。服务完成后,春夏很满意,“小姐姐很有耐心,不仅给猫咪喂食、铲屎,还帮忙清洁地面。我家猫粮开袋后没有密封,她第二次上门的时候特地准备了封口夹,防止猫粮受潮”。
虽然有过一次愉快体验,但今年春夏还是陷入了焦虑,因为她不久前和朋友“安利”了上门喂养后,朋友提醒她:“如果上门喂养期间,你的猫猫发生意外,难免要扯皮;如果喂养者在你家发生意外,你就摊上事儿了。”
春夏听完一阵后怕,但考虑再三,她还是决定找上次那个小姐姐。“毕竟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春夏说。
撸猫也能赚钱 “宠托”是刚需
像春夏一样有“上门喂养”需求的人有很多。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中国城镇家庭中,宠物猫的数量是5806万只,犬的数量是5429万只,而这些猫猫狗狗的“铲屎官”有46.3%的人出生在1990年以后。
年轻人是养宠主力军,他们很多人没有和长辈同住,又不愿放弃休假旅行,于是托管宠物成了“刚需”,并催生出“宠托师”(宠物托管师)这个新职业。
家住北京丰台的“95后”童心(化名)是一名“宠托师”,她的主业是一名会计,利用业余时间做“上门喂养”。她和《中国新闻》报记者分享自己入行的原因:“我特别喜欢宠物,我家养了一只狗。之前朋友出远门会把家里的猫猫狗狗交给我照顾。后来我就在二手平台发‘上门喂养’的广告。”
童心的服务范围是以自己家为中心的“地铁两站以内”区域。“如果是工作日需上门喂养,一般得在晚7点之后;如果是节假日,时间可以更灵活。”
童心接过的单一般是给宠物喂食、喂水、铲屎。偶尔有主人提出要求,她也会陪宠物玩一会儿。她的收费标准和目前“市场价”一样,“喂猫单次收费40元,多一只加10元。遛狗是60元至80元不等”。
据记者观察,像童心这样兼职当“宠托师”的人不在少数。其中很多人会在支付宝里申请一个“芝麻工作证”,相当于实名认证。
让陌生人进自己家,必须建立足够的信任。除了确认身份信息,童心还倾向于接那些安装了摄像头的家庭,对方放心,她也安心。“如果没有摄像头,我会提醒宠物主收好贵重物品,讲明责任。”
艾媒咨询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近4000亿元。要在这个巨大的市场里分一杯羹,“宠托师”这个新职业还有潜力可挖,也有一些制度保障待完善。
“探店博主”:门槛低,有赚头,工作内容是吃喝玩乐
在北京工作的27岁山西女孩家明(化名)经常去男友阿柴(化名)家里撸对方养的宠物猫“小黑”,顺便交流业务。两人都是社交平台上的“小V”博主,输出的内容不同,却有相同的目标——涨粉。
家明在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这两个平台上开设账号,将图片、视频配上英文介绍,宣传中华美食,3个月就已经积累了2000多“粉丝”。但她不着急变现,目前发布的内容都是自己“真正会去吃、真正爱吃的美食”。
阿柴是抖音上的“探店博主”,探的多为餐饮店,画面上呈现的也是各种美食,但整部视频传递的信息重点是:某某餐馆有优惠,速来。
“其实就是帮商家推销。比如某餐馆推出团购套餐,需要博主‘带货’,抖音等平台就会给达人(即互联网行业常说的KOL、KOC)派单。接了任务后去店里拍摄体验过程,展示自己吃了什么、玩了什么,然后发到网上,附上团购链接,任务就完成了。”
阿柴接下探店任务后,通常会在周末和家明一起到店家“体验”需推广的团购套餐。最近的一次探店是3月26日这个周末,他们去了北京密云的一个葡萄酒庄。
两人用手机拍些素材,回家剪一段10多秒的短视频。若不费心设计“剧情”,这个过程一般不会耗费太多精力,“反正自己出去玩也会拍视频”。
自己去玩是纯消费,探店却不用花钱(费用由店家承担),还能带来收入。每做完一次探店任务,要么店家一次性付清约200元“按单结算”的酬劳,要么通过核销分佣“细水长流”地分红——“通过视频链接每卖出一份团购套餐,就能获得几个点的抽成”,家明解释。
灵活自由不用“996” 高薪“打工人”也想转行
阿柴的主业是程序员,在北京的互联网大厂敲代码,收入比一般工薪族要高。他做探店博主不到一年,积累了3000多“粉丝”,每月的副业收入平均下来已经赶上了主业的工资。加上不用“996”、时间灵活,阿柴正考虑辞职,当全职探店博主。
家明劝男友再等等,因为目前这份副业还不稳定,“最近掉了些‘粉’, 加上行业一下子涌入了太多新人,平台方给视频推的流量没之前那么多了”。
同为博主的家明认为,长远来看,探店博主或其他内容博主的确是前景光明的职业,只是入行需谨慎,不要被短期的漂亮数据冲昏了头脑。
在“网红城市”长沙,一家新媒体运营公司的老员工周小北(化名)告诉本报记者,公司和员工签了类似竞业协议的条款,不允许员工兼职做博主,结果有好几个编辑干脆辞职,去做全职博主。“他们不是只做一个大号,而是在不同平台开设几个小号,每个都可以接单、变现。做得好的,月入一两万没有问题。”
“现在这种个人博主特别好做,因为抖音等平台要抢占‘本地生活消费’这一块市场,和大众点评、美团抢份额,这就需要很多个人博主去探店、带货卖套餐,所以平台会给这些博主推流量。博主不仅能从店家处抽成,还能从一些平台扶持计划里获得流量分成。”周小北已在当地新媒体行业的头部公司做到了高层职位,但在新职业的诱惑下,她也有些想“单飞”。(完)
记者 程小路 徐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