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上午,全国首家省会城市“胸痛地图”亮相太原。11家医疗机构与“120”急救院前救治体系结合,形成了覆盖全市437.97万人口的胸痛疾病快速救治网络,极大提升了急性胸痛疾病急救能力。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数据显示,到2030年预计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患者将达2260万。未来10年急性心梗患者数量将急剧攀升,为应对这一现状,建立“胸痛中心”救治体系刻不容缓。对于急性胸痛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早识别、早呼救、早确诊、早救治十分关键,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延误,都会影响救治效果,因此需要院前急救、救治医院以及社会各界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建立“胸痛地图”能够让120网络体系通过信息化系统,准确地指导相关机构的治疗过程,使治疗过程实现“快、准、高”。“快”,在第一时间进行院前干预,准确的到达具有急性胸痛疾病救治能力的医院。“准”,做到精准治疗,院前院内无缝隙衔接以确定治疗方案。“高”,就是抢救时间越短疗效就越高,尽可能提高抢救率,保证抢救质量。
“胸痛地图”的上线是太原市建立胸痛中心全市模式的第一步。该模式以中国心血管联盟认证的胸痛中心为龙头,二级综合医院为枢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120急救体系全面参与,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基层首诊、院前院内结合、院内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建设为主要环节。推进“三大协同”,逐步建立“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急性胸痛分级诊疗体系,最大程度提高急性胸痛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升重大疾病防治水平。
目前,太原市胸痛中心全市模式已确定太原市中心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太钢总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以及具备急性胸痛疾病救治能力的山西大医院为首批急诊介入医院。西山煤电古交矿区总医院、清徐县人民医院、阳曲县人民医院、娄烦县人民医院为首批溶栓双向转诊医院,市级急救中心17个急救站点组成基本覆盖城区的院前急救网络。
接下来,太原市将重点加强各区急性胸痛救治能力建设,逐步扩大“胸痛地图”范围,依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院前急救资源,以信息化为支撑,实现数据共享和无缝衔接,逐步建立急性胸痛分级诊疗体系,形成全城覆盖、全员参与、全程管理的太原市胸痛“三全”模式。通过创新改善医疗服务举措,强化重点疾病救治能力,来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看病新需求,持续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