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名扬天下,从小在雁门关下长大的杨献国作为代县县委联系的优秀专家之一,他善工章草,又擅绘画,以书画展示大美雁门,在代县书画界颇有名气。
杨献国,1969年12月出生,现任代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主任,是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忻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忻州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忻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代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政协代县常委,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三晋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大凡书法家,一般都有扎实的基本功。杨献国也是这样,他承家风至小就舞墨涂鸦,初中临书唐楷,意涉诸贤,画学梅竹,浸心王冕、郑燮及近代董寿平,写书作画常常不知其倦。初二时书画作品在《山西教育》发表,而后在忻州中小学书法大赛获奖,加入代县书法协会,是会里年龄最小的会员。其后作杨献国参赛作品《墨梅》,竟与全省书画名家作品同堂共展,初露锋芒,鼓舞他迈进书画的圈子。
代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活动频繁。杨献国参加工作有幸结识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协理事、山西省书协副主席陈巨锁,并得到指点。陈巨锁章草驰誉书坛,杨献国观之爱之写之成之章草书法的研习者。他对记者说,他曾遍临章草名碑范帖,尤其对用笔章法、取势会意悉心揣摹,把唐楷中的用笔上溯至两汉,澄心静虑,穷源见底,终得其妙。几十年寒暑不辍,实践中悟到若要在拙朴深穆的姿态中蕴含恢宏博大的气势,兼具时代审美意蕴,必须汲取古代书法中的丰富养分和精妙要义。悟中书,书中悟,献国在王铎、傅山、倪云璐等草书大家中寻觅率真、飘逸、放肆、有度的审美体验,且独辟蹊径,融百家之长,糅合贯通出一种协调和谐的笔调,灵活妙用精典,自己书法形取章草,又兼百家神态,所书作品竟给人以古朴端庄、大气磅礴、气运流转、遒劲俊逸之美感,终成一地才俊。
书坛流风一样横扫代州古城,杨献国却不为此左右,依然我行我素,深研苦耕,自得其乐。他的一贯态度是常沉静气,师古好学,不耻下问,博采众长,以楷书入章草,以章草代行草,以扎实补灵动,以沉稳泄情感,以理性学传统,以修养融现代,渐达心手双畅之佳境,书艺有长进,斩获各级奖项。陈巨锁这样评价献国:“取法章草,从规蹈距,所作质朴茂密,能得自然之趣。”书法报编委陈新亚评论献国“笔力、字法颇好,篇幅较大,以求郁茂。”书法家刘文秀引用唐朝大书法家柳公权的话评价献国,“心正,笔正,德艺双馨”。
书画自古不分家,两者同源,天生相互依存。杨献国就是这样的两栖人,既书又画,能画能书。其章草劲道,画梅写竹一样有力。为代县书画界同仁所认可。人们认为,老杨的画作兼工带写,线条紧劲,气韵清新,间作泼写,水墨氤氲,酣畅淋漓。原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省作协书画院院长王东满看了老杨画的梅后说:“风前侠骨,雪里奇香,疏枝横斜,诗魂醉眠。”可见其画的也非一般。
为善一地,乐交四方。这是记者专访杨献国的一个很深印象。老杨说画养人,人养书画。书画家的德行其实贯穿书画的精气神,均表现于笔端,水平高低一出手便知分晓。老杨的一笔好竹,自见高风亮节。
事实上,老杨书画双绝,得並于其家学渊源深厚,师承大家,独立特行,抱朴守真,书画上乘,书风纯正,凛然大气,不事雕饰。尤得章草沉稳舒展、以动制静、内涵深刻的独特审美品格,又有笔短意长、能放能收的用笔节奏。挥毫书法泼墨作画,常为代州古城增书韵添画彩,乐悠自见。
美是书画的本质和价值所在。杨献国说,书画虽为书画家自得其乐,但书画的意义究竟是在哪里?还在于书画家对美的感知力。虽然人们评价书画的标准会有很多,但审美,唯美至上,以美为美,而非以丑为美,应该是一条最起码的标准。
美,听起来似乎有些虚无飘渺,有什么要紧呢?其实当今,在这个文化强国的幸福时代,审美力,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书画人的核心竞争力。
字的一笔一划,其长相是天生的,固定的,是你一改变别人就认不得,但字的形象意蕴却是你一个好书画家后天可以发挥张扬的。
你的书画的质量,意蕴,都在清楚地告诉别人,你是一个什么层次,什么水平的书画人。
不可否认,审美背后体现的更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杨献国认为,书画审美的本质,是对自己有要求。书画不邋遢,书画唯美,这不仅仅是自爱,还是对他人的尊重。书画家只有这样的用心,才会令人舒服,收获赞美并留下心中难忘的美。就如雁门之美,成为历史的永恒。(来源:山西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