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肾内科门诊,经常能见到因为“血尿”来就诊的患者,认为自己一定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焦躁不安。但血尿到底是什么呢?该如何正确对待呢?
首先,正常尿为淡黄透明,大量饮水稀释后呈无色透明,限水后颜色加深。正常的尿液应该没有或者仅有少量红细胞,而血尿是指新鲜尿液经离心沉淀后取沉渣,人工镜检,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3个。
要知道,血尿不一定是红色,而尿液发红也不一定是血尿。一般1L尿液中含有超过1ml的血液时,就会出现肉眼血尿。当尿液尿色正常,但红细胞量又满足了血尿的定义时,即为镜下血尿。故而血尿不一定是红色尿,尿色正常的尿也可以是血尿。
血尿又分真性血尿及假性血尿。而假性血尿,是看上去尿液是红色的,但并不是真的血尿。很多红色的食物和药物也可导致尿液发红,食物如:甜菜、辣椒、番茄叶;药物如:利福平、苯妥英钠、酚噻嗪、氯喹、奎宁等;此外月经及痔疮出血混入尿液也可出现尿液发红。因此,当发现尿液变红时,大可不必惊慌,进一步排除之后再进行尿液检查。
在尿常规检查单上经常可以看到潜血加号,很多患者对于化验单上尿潜血加号有种特殊的“执着”,心情随着加号的增加或减少忽上忽下。但其实尿潜血和血尿之间也是有区别的。血尿是在人工镜检下观察红细胞的数目所得出的结论,而潜血是用机器分析仪分析所得,存在很多干扰因素,临床有不少假阳性结果。因此,我们看报告时,不应只关注潜血的加号,更应关注尿红细胞的数量。
如果排除了以上混杂因素,发现自己真的出现了血尿,该怎么办呢?首先,不要惊慌,因为正常人在过量运动或者感染等原因下也有可能出现一过性的血尿。因此,当尿检发现血尿时,应隔一段时间再复查,甚至复查2-3遍,如果均为阳性,就需要寻找血尿的原因了。
血尿可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等,也可是由全身疾病,如血液病、风湿病、感染性疾病等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引起。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进一步将血尿分为内科血尿以及外科血尿,区分这两种血尿,需要进一步进行尿红细胞相位差镜检。
内科血尿,又叫肾小球源性血尿,是指各类肾小球肾炎引发的血尿。因为红细胞通过肾小球基底膜时会受到挤压、损伤,及尿酸碱度、渗透压等因素影响,红细胞会发生变形,因此在进行尿红细胞相位差镜检时,可以看到变形的红细胞。而外科血尿,常见原因有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血管畸形、泌尿系肿瘤等等。因为外科血尿一般是由出血造成的,镜检时尿液中的红细胞大多形态正常。
无论是内科血尿还是外科血尿,一经发现都应及时就诊,由专业的医生决定下一步的诊治方案。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 郭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