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养生 >
 
冬季嘴唇干裂怎么办?这份“护唇指南”请收好
发表时间:2021-01-26 来源:人民网 点击量:

       嘴唇干裂?对号入座找原因
 
       嘴唇干裂的原因非常多,对照一下,看自己符合哪一条吧。
 
       1.继发于其他皮肤病。比如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皮炎湿疹等。
 
       2.不良的生活习惯。熬夜、精神过度紧张、焦虑,习惯性的舔唇、抽烟喝酒。
 
       3.物理刺激和化学刺激。长期的日光照射,唇膏、牙膏、漱口水中某些物质的刺激,唇膏中一些染料导致过敏反应。
 
       4.感染。比如细菌感染、疱疹病毒感染、念珠菌感染引起唇炎。
 
       5.气候干燥。冬季空气干燥,口唇部会加速脱水,保湿不及时就不好了。
 
       6.药物。一些外用或口服的药物,尤其是维A酸制剂可引起口唇部明显脱皮。
 
       嘴唇干裂能自己好吗?
 
       真正体内缺水导致的嘴唇干裂,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体内缺水导致嘴唇干裂,那得是在缺水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才发生,比如长时间的户外工作。相信大多数人并不会缺水到这个程度,而大量饮水并不会让更多的水进入口唇部皮肤。
 
       如果只是感觉嘴唇发干,涂抹唇膏等日常护理是可以调理好的。但是,一旦起皮甚至皴裂,还有血滴渗出,那就是典型的唇炎了。唇炎是一种皮肤病,喝再多水也没有用。
 
       唇炎不处理会不会自己好?这个因人而异,但自愈的概率很低。大多数治疗和控制不及时的,会反复脱皮,反复干裂,非常痛苦。所以,有了唇炎不要寄望于自愈,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护唇指南”请收好
 
       拯救你的“沙漠唇”,请收好下面这份护唇指南。
 
       首先请记住,正确的预防和护理可以事半功倍!如果有诱因,请积极寻找并去除,比如药物引起的就调整用药,有原发疾病的就先治病。
 
       1.不要舔。当时舔一舔感觉还行,但干裂的痛苦在后面等着你!水分蒸发会带走唇部本就紧张的水分,何况唾液中还含有淀粉酶等,严重的可能引起感染。
 
       2.不要撕。嘴唇起皮忍受不了?下意识地就撕下一大片?一定要控制住你自己!这只会雪上加霜。正确的做法是用热毛巾敷3分钟~5分钟,可以用柔软干净的化妆刷轻轻刷掉死皮,然后涂上润唇膏。
 
       3.保湿。润唇膏不是口红,而且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唇膏。有唇炎的朋友,尽量选无香精香料、少防腐剂、无重金属的;不要选含有水杨酸、果酸或维生素A的。除了保湿成分,留意一下,如果还含有神经酰胺、维生素E等修复成分——就选它了!
 
       4.防晒。嘴唇也是皮肤,防晒当然不能少。现在很多润唇膏都有防晒系数。如果不习惯涂抹润唇膏,可以戴口罩。既能防病毒,还可以保护口唇和面颊。
 
       5.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刺激性食物除了让你上火,还会刺激唇部黏膜,加重干裂。
 
       6.作息规律,学会自我放松。不要长期处在紧张焦虑状态。愉悦和放松是治疗一切疾病的基础。
 
       小贴士:嘴唇三个保养小妙方
 
       冬季护唇方法很简单,记住以下三个保养小妙方,这个冬天让你的嘴唇美丽红润:
 
       1.多吃些富含维C、E的水果(比如柠檬、猕猴桃、鲜枣、柚子、番茄、草莓)和蔬菜(紫甘蓝、黄瓜、西红柿、菠菜),用口服的方法以补充皮肤所需要的营养,从身体内部做好皮肤的滋润。
 
       2.使用持久滋润类型的润唇膏、唇膜,从外部做好皮肤的滋润。
 
       3.注意平时的保养。嘴唇发干时,尽量不要涂口红,或者你可以先涂有滋润作用的润唇膏打底、上完口红后涂上唇蜜会让你的口唇颜色更加紧实。嘴唇干燥或已有起皮的人,不可以吃辛辣、油炸、烧烤等食物。(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北京青年报)

上一篇:还在负“重”前行吗?防治肥胖不容忽视
下一篇:国家卫健委:2月3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0例 其中本土病例17例
 
 
 最新更新
· 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 一组数字
· 词条“脆皮大学生”走红: 年轻
· 含硅洗发水会导致脱发?
· 长期熬夜或增加患过敏性紫癜风险
· 雷雨天气过敏患者骤增 该如何应
· 建议6月龄及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
· 入秋先养肺 中医专家教你5个养肺
 热图推荐
 点击排行榜
修理坏牙,预防口腔癌
澳专家研究发现:参加体育活动有
突然被通知混管初筛阳性,保护家
研究发现:一醒来就看手机伤身心
穿袜子睡觉为何入睡快睡眠好?
只需打一针!一剂次新冠疫苗在上
肌肉训练,晚年更强壮
近五成癌症可防可控,这份防癌建
儿童也会得关节炎?家长应多留心
餐前洗手,忌暴饮暴食 入秋了隔
 
山西聚焦视点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人员查询
            
     工信部备案号晋ICP备18003080号 中国文明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主办: 山西聚焦视点网络编辑部 晋社科登记证号51140000699117549C号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的文章稿件均已注明信息出处,且不代表本网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