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娱乐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化娱乐 >
 
立冬吃饺子,还是冬至吃饺子?
发表时间:2024-1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量:

       饺子,那是许多人餐桌上的常客,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日常生活里,人们总能找到一个吃饺子的完美理由。
 
  比如,过年要吃饺子、正月初五“破五”吃饺子……就连立冬节气,据说也得吃顿饺子。不过,有人略感疑惑,说自己家里是冬至吃饺子;也有人说,“我们家只要过节都吃饺子”。
 
  饺子承载了无数美好的回忆和寓意。那么,到底是立冬吃饺子,还是冬至吃饺子呢?
 
  到底哪天吃饺子?
 
  为何立冬节气要吃饺子?有一种说法称,饺子谐音“交子”,有“交子之时”的寓意,意思就是说,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资料图:酷似康乃馨的“幸福安康”水饺。魏建军 摄
 
  有句话不少人都听着耳熟,即“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而在另一句俗语中,吃饺子的时间换成了冬至,“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虽然在这两句话中,吃饺子的时间不一致,但大致原因差不多:人们认为,水饺外形很像耳朵,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如果从全民饮食的角度来看,“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更为普遍。“立冬是个时间概念,吃饺子不是庆祝,更多地是为了提醒人们,冬天来了,要开始为过冬做准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娟说。
 
  她解释,饺子到底是冬至吃还是立冬吃,没有一定之规,地域不同,习俗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是冬至吃,有的地方是立冬吃。
 
  正所谓秋收冬藏,冬天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饮食习俗与人们对季节和时间的感知有关,无论吃饺子、馄饨还是汤圆,都是人们顺应天时的表现。
 
  立冬吃饺子,也有养生的意思。在物质条件并不丰富的古代,进入冬天后,食物逐渐开始匮乏,人们为了保证身体获取充足的能量,会多吃一些有营养的东西,“进补”一俗由此而来。
 
  饺子,为啥受欢迎?
 
  逢年过节,甚至是在日常生活中,饺子是许多人家餐桌上的常客,以至于有人感叹,“怎么感觉过什么节日都要吃饺子?”
 
 
  资料图:饺子,是过年期间的“主角”之一。李典 摄
 
  节日的那一碗饺子,往往有着吉祥美好的寓意。有客人自远方而来,吃顿饺子,接风洗尘;过年也要来上一碗饺子,象征团圆美满。
 
  不仅如此,如今很多人家过年吃的那顿饺子,里头还会包上一个“钢镚”,谁吃到了,便意味着新的一年会交好运,心想事成。
 
  在中国,对于“吃饺子”这件事,北方人似乎比南方人表现得积极性更高一些,而这,大概跟不同地域种植的农作物,以及风土人情等等都有点关系。
 
  “以往北方种小麦比较多,北方人大多擅长做面食,吃面食也比较多,饺子就比较普及。”王娟解释,南方种植稻米多,饮食上可能就没那么频繁地吃饺子,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民俗专家萧放亦曾表示,过节吃饺子的习俗确实主要存在于北方,比如冬至、立冬等等,除夕吃饺子则是取“交在子时”之意。古代南方的习俗中不太会吃饺子。
 
  立冬的“打开方式”
 
  立冬过后,草木凋零,蛰虫休眠。除了吃饺子之外,每到此时,酿酒、腌菜……人们为冬贮忙碌着。
 

 
  资料图:图为河南西峡老界岭迎来立冬后首场雪。 张宁波 摄
 
  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也是一项风俗。王娟说,这种酿酒是季节性的,过去人们会在秋收之后,用新鲜的农作物制作各种食品,庆祝丰收。入冬后气温低,也比较适合酿酒。
 
  与现代不同,古代对时间的划分并不是特别精准,那时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慢,往往是以传统的二十四节气等为依托,建立一种时间秩序,去管理日常生活。
 
  “如果查阅史书或者历代历法书籍时,涉及二十四节气,一般会注明天象以及物候状态。”王娟解释,因此许多节气习俗,也与“时间节点”关系密切。
 
  她认为,节气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人们对生活、对时间的很多感受,会通过饮食、娱乐活动等表达出来,这也是传统风俗能够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戏剧专家为上党梆子新编历史剧《大汉母子》“问诊把脉”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更新
· 立冬吃饺子,还是冬至吃饺子?
· 戏剧专家为上党梆子新编历史剧《
· 太原崛围山举行系列文化活动 传
· 走近青铜瑰宝 感受“何以中国”
· 杨丽萍执导舞台剧《荆楚映象》将
· 海内外多国影片入围第八届平遥国
· 穿越千年而来,舞剧《唯我青白》
 热图推荐
 点击排行榜
忻县富商郜家
中国最大的女子佛学院---普寿寺
沁园春 忻州古城
再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 山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绩亮眼
山西:30亿周转金助推贫困地区产
北京市抗癌药降价 药品价格平均
李本深先生书法作品欣赏
山西省推进转型项目建设现场会在
山东青岛市市南区:“电子阅读地
 
山西聚焦视点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人员查询
            
     工信部备案号晋ICP备18003080号 中国文明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主办: 山西聚焦视点网络编辑部 晋社科登记证号51140000699117549C号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所转载的文章稿件均已注明信息出处,且不代表本网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