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从阳城县公安局传出消息: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26名嫌疑人落网。该团伙打着炒股交流、名师指点的幌子引诱股民投资,进而实施诈骗。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不断翻新诈骗方式和手法,犯罪形势严峻复杂。只有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多发高发态势,才能更好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有效提升打击治理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明确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责任,从国家层面建立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打击治理工作,全方位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法治防火墙。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号角正在持续吹响,在法律利剑的高悬之下,要优先寻求重点领域的突破,加速构建更健全的预防体系,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嚣张气焰,实打实地增强社会安全感。
加快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更好赋能反电诈工作,亟待从根子上予以斩除。与传统诈骗犯罪相比,电信网络诈骗可以对大范围人群进行广泛性非接触式诈骗,具有实施速度更快、犯罪成本更低、迷惑性隐蔽性更强的特点。从提高堵截能力让诈骗软件下不了、诈骗网站登不上,到及时推送预警信息、劝阻群众免于被骗,再到完善止付冻结工作机制守住群众“钱袋子”,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不仅如此,电诈背后还隐藏着窃取个人信息、提供技术支持、进行转账洗钱等上下游犯罪。要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形成上下联动、相互支撑的一体化打击犯罪格局,才能对电诈犯罪及其上下游“黑灰产”施以全链条打击和治理。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不能止于见招拆招,必须让防治走在电信网络诈骗前面。不管是立法部门、司法机关、执法机关,还是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乃至企业、商家、个人都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联合防线”的一部分,都有责任和义务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行业监管、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积极宣传、广泛动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反电诈知识宣传至关重要。广大群众要了解电信网络诈骗的特征、常见手段、典型案例及辨别技巧等相关知识,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切实提升防骗能力,共同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防火墙”。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一刻也不容懈怠。无论是强化打击、坚决遏制,还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反电诈宣传,都需要不断创新治理思路与方法,引导广大群众擦亮眼睛,努力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违法犯罪的土壤,让电信网络诈骗无处遁形、无计可施,在全社会形成“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的良好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