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名片
虎峪河位于万柏林区,属汾河一级支流,项目改造内容包括:上游水土保持、黑臭水体治理、水系雨污分流、河道防洪、道路快速化改造、景观绿化提质升级及地下综合管网配套建设等内容。工程范围东起滨河西路,西至白家庄路,全长8.6公里。
道路规划红线宽15米、绿线宽30米,设计时速50公里,等级为城市次干路,全线共设2处高架桥、13处下穿通道。项目总投资约37.6亿元,建安投资14.12亿元。
出行指南
自西向东,由白家庄路进入虎峪河快速路,下穿河涝巷、建筑中巷,在西铭路至南寒街段连续高架,下穿普国路、西苑南路、铁东路、金阳路、西中环、纵三路、前进路、和平南路、众纺路、千峰南路以及新矿院路,在大王路至晋祠路段连续高架,之后可以进入滨河西路。
记者见闻
城在园中 水在城中 楼在绿中 人在景中
全线不设置信号灯,车辆时速可达50公里,下穿、高架贯穿其中……经过14个月的涅槃,如今的虎峪河已蝶变成焕然一新的景观长廊,一条通衢大道从蓝图变为现实。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虎峪河沿线与迎泽西大街毗邻而居,随着两侧居民区的增加,区域交通更加拥堵,已成为群众出行难的主要问题。虎峪河的快速化改造,着眼于密切东西城区的联系,可以有效缓解周边主干道的交通压力,也为太原市东西城区的沟通交流按下“提速键”。
记者从虎峪河建设单位了解到,虎峪河快速路上跨铁路西南环线,隧道下穿玉门沟线。快速化改造后,解决了多个路口的东西向拥堵问题。同时,虎峪河北岸白家庄路交叉口,采用定向高架匝道实现与九院沙河快速路间的转换,在南寒街节点处设置两条高架匝道,虎峪河沿岸道路与南内环街之间可以自由转换。改造后所有路口均南北平交贯通,与立体交叉相配合形成快速化路网,不仅打通了西山至市区的道路,同时整体实现了交通分流,疏通了河西城区各主要街道交通堵点。
记者注意到,虎峪河景观采用了新中式设计手法,以自然生态为背景,以弘扬历史文化和时代精神为目的,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完善整个城市的公共空间体系,体现了“城在园中、水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人文精神。
施工者说
敢为先行者 国内首次使用“船型盖梁”
7月6日,记者实地走访虎峪河高架桥时看到,其下方盖梁造型独特,总体呈“船”型,侧面设计为空间渐变的弧形曲面。技术人员精心打造的“船型盖梁”,在国内是首次使用。
由于侧面为渐变曲面,导致盖梁截面角度多变,盖梁每个截面的尺寸均不相同。横截面均为多边形,每个截面由5—8个不同角度组成,角度和截面尺寸随长度方向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制作模板时,既要考虑如何将钢板板面做成渐变曲面造型,又要考虑线型平顺,避免钢板拼接处出现折角、棱角从而影响外观。
据了解,虎峪河综合治理项目是“八河”治理项目中建设难度最大的项目。改造项目工程量大,仅26座下穿通道所需要的材料、所要面对的地下高水位、所有管线的分布,都要逐一解决,下穿通道浇筑所需的混凝土量,每天数以万计。施工难度大,总拆迁达到了20.3万平方米,涉及居民2036户,住宅楼35幢,拆迁难度可想而知。道路沿岸两侧规划红线紧邻高层住宅小区,造成行人穿行工地多,施工作业面狭窄,必须派专人疏导场内交通,而且有多个路口不能中断交通只能半幅施工。
“虎峪河综合治理项目下游地下水位高,土质疏松流沙多,容易造成钻孔塌孔和沟槽塌方,汛期稍有小雨都会造成基坑大量积水。”虎峪河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一系列难题,参建单位按管线先深后浅、纵横交错、见缝插针的原则有序进场,形成流水化交叉施工作业,避免因工序不合理造成窝工或怠工现象,同时科学安排工序,尽可能减少施工对周边市民的不利影响,保证了施工整体进度可控推进。
居民感受
蝶变换新颜 一改过去“又破又堵”旧貌
自改造开工以来,太原市民王莉目睹了虎峪河旧貌换新颜的整个过程。在虎峪河沿线小区居住的王莉感慨:“以前堵车是我最头疼的事,虎峪河快速化路现在修好了,我终于可以告别‘每日一堵’了,而且打开窗户看不到污水,一改过去‘又破又堵’的旧貌。”
王莉高兴地告诉记者,听说这次八河治理中,美丽太原的“一湖点睛、一水中分、九水环绕”的交通网络将从愿景变为现实,等全部竣工后,她期待着绕着八河走一遍,看看美丽新太原。
可以预见的是,在这张“盛世新图”中,不但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速发展提供无限的遐想,更为太原人打开了面向未来的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