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用在冯德稳身上十分贴切。但是,他的奋斗之路跟常人比尤为艰难,也更加励志。
1966年,冯德稳出生在吉县柏山寺乡享木原村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因为出生后胸前和后背有两块凸起的肌瘤,长期压迫肝脏造成畸形,致使他身材矮小,行走缓慢,不能干体力活。
身有残疾、穷困潦倒并没有成为冯德稳不思进取的借口,他做过20多年的油漆工,如今靠养殖蜜蜂不仅培养出一对优秀儿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还帮助困难残疾人创业,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日前,记者一行驱车前往冯德稳家,聚拢在村口闲聊的村民得知来意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他可是个能人!”
见到冯德稳时,他正在炕上坐着看电视,鼻子上还插着氧气管,一台家用氧气机就在身边放着。前年冬天,冯德稳因为肺部疾病住了院,出院后回家休养,现在还时不时需要吸氧。
谈起自己的创业之路,冯德稳感慨:“难得难着哩。”
2009年,由于两个孩子上学开销大,冯德稳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他向邻村一位养蜂人学习养蜂技术,并购买了6箱蜜蜂,开始了自己的养蜂历程。
养蜂虽然劳动量小,但对技术要求很高,对蜜蜂的选种、场地的选择、蜂巢的温度、饲料的补充量等都有严格要求。为了尽快掌握养蜂技术,冯德稳常常从早到晚泡在蜂场观察摸索,遇到不懂的就耐心地向其他养蜂人请教。
“最怕的就是蜜蜂感染病毒,咱不知道咋用药,一不小心就会因药量使用不当导致蜜蜂大量死亡。”冯德稳想着,光有土经验肯定不够。他从县城的书店买回养蜂书,订了养蜂杂志,利用手机在网络上的各种养蜂论坛、QQ群学习,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实践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同年,在吉县残联的帮助下,冯德稳申请到了小额贷款和3000元帮扶资金,扩大了蜜蜂养殖规模。
蜜蜂要追逐花期,每年的5月至10月,冯德稳都要相跟几个蜂友去放蜂。由于身体原因,他放蜂尽量不出省。在外放蜂条件苦,冯德稳就与同伴一起搭灶做饭,睡在帐篷里。“大家都很照顾我,遇到要搬运蜂箱的活都会搭把手”,这让他在外的日子便利了许多。
2015年年初,冯德稳给自己的蜂蜜注册了商标“招徕”。谈到自己的蜂蜜,他由衷的自豪。“为了保证蜂蜜的浓度,我一般四到五天取一次蜜,这样蜂蜜的保质期也长。”村里常常有人去卖蜂蜜,冯德稳也会买来做比较,“有的一看浓度就不达标,有的还加了白糖、糖精。”冯德稳有自己的执念,吃进肚子里的东西一定不能掺假,哪怕少挣点,也要赢得口碑。
尝到养蜂甜头的冯德稳深知残疾人创业的不易,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同村的残疾人仝文全、冯勇茂等人购买蜂箱,传授养殖技术,将自己繁育的蜜蜂送给他们做实验。他还与发展起来的养殖户合作,提高摇蜜效率。冯德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正常年景,一箱蜜蜂一年能产25公斤蜂蜜,一公斤蜂蜜40块钱,仝文全现在有100来箱,收入还可以。”
短短6年的时间,冯德稳的蜜蜂规模已发展到近200箱。然而,2016年冬,他因肺部疾病住院,走之前他再三叮嘱妻子一定要在晚上给蜜蜂喂食,可智力残疾的妻子偏偏早上喂,这是养蜂的大忌。200箱蜂蜜互咬而死,最后只捡回了6箱。冯德稳又回到了起点,还背上了20万元的债务。
哪里跌倒哪里爬起。2018年春,振作起来的冯德稳向朋友借了7000块钱又买了20箱蜜蜂,到现在已发展到42箱。“到过年还会翻番”,尽管身体还在恢复期,冯德稳却干劲十足。
今年,享受政府的搬迁政策,冯德稳家盖起了两间宽敞的新房,站在院墙尚未完工的新院子里,他信心满满的说:“养好身体还能继续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