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云州区是全国“黄花之乡”。如何让黄花产业做大做强?经过探索,云州区发现了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抓出了模样,尝到了甜头。2017年,云州区成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3.5万亩黄花进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创建期,“大同黄花”获“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全省六大区域公共品牌”殊荣。
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近年来,我省始终把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体系建设,加大标准推广力度,农业标准化水平和绿色安全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农业标准化建设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特色突出,需求引领。标准化工作推进中,始终坚持优质绿色导向,按照“需求引领、创新驱动、优化结构、注重实效”的原则,突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生产过程控制、收储运管理等关键环节,重点围绕蔬菜、干鲜果、杂粮、食用菌、畜产品、中药材等山西特色产业,加快农业地方标准制修订步伐。目前,全省现行农业地方标准已达789项,2018年省农业主管部门又研究提出新制定农业地方标准45项,修订17项,基本覆盖省内主要食用农产品种类。
绿色发展,质量优先。连续两年,我省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数量列入全省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考核指标体系,并拿出专项经费用于奖补。目前全省“三品”认证主体达1217个,产品2374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007个,绿色食品258个,有机农产品109个,产地面积约847.94万亩,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总数144个。同时,“三品一标”发展实现了与一县一业、产业扶贫的深度融合。去年58个贫困县认证“三品”590个,占全省认证总量的47%。
农业生产标准化,靠一家一户不行,需要政府的大力推动。岚县是马铃薯种植大县,从良种繁育到基地建设,走出了一条标准化生产的新路,并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增加种植户收益。目前全县土豆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年产超过40万吨。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持质量兴农,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