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近日表示,农业继续扩大开放、主动增加进口,是中国既定的政策,中国将积极、稳妥、有序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其透露的信号显示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将继续按照既定方向前进,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
专家指出,中国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是自身的需要,有助于调优国内农业结构和农产品质量,也利好世界。
中国的农业对外开放始于改革开放初期,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接近2014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9%,其中,进口1258.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也是大豆、食糖、棉花等农产品的全球最大买家。
中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紧张和较低的农业生产率难以满足农产品需求。农业对外开放有利于中国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丰富国内的农产品供给,缓解资源的承载压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食品消费结构升级,中国对进口农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在知名电商平台上,进口生鲜销量一路攀升,2018年春节期间,天猫平台进口生鲜成交额几乎是去年同期的四倍。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向中新社记者表示,随着中国中等收入人群不断壮大,中国采取更加主动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扩大农产品进口,实现进口多元化、品种多样化。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举行,这一展会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据了解,在博览会招展过程中,食品和农产品展区参与国家和企业数最多,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千余家企业将展示优质、健康、地道的本国货和土特产。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进口食品消费市场的火热。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向记者表示,近年来,全球农产品总体供给过剩,价格低迷,中国农业扩大开放为全球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将缓解农产品过剩的矛盾。
韩俊指出,中国农业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该出口的农产品要出口,要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增加农民的收入;该进口的要主动进口,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食品、优质农产品的需求。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永表示,中国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要通过扩大开放把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引进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根据供需情况常态化扩大进口,按照既定的方针和节奏稳步扩大开放。
今年6月,中国官方提出,要取消或放宽种业等农业领域外资准入。当前,中国农产品贸易便利化举措不断出台,农业扩大对外开放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