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6.8%,月度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1%……中国经济呈现出增长平稳、就业扩大、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良好态势。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外国专家学者表示,中国经济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结构性变化,这种结构性变化体现在以服务业和消费为主导的内需在经济比重和结构中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中国正在从出口大国转向出口和进口并重的大国,中国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发挥着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一系列重要举措使得经济结构改善步伐不断加快”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凯瑞商学院副教授亚历山大罗·瑞布奇对本报记者表示,在全球经济复苏背景下,中国经济表现非常好。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增长相比,中国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消费仍然是经济增长的有力来源,这一事实证明了中国经济再平衡的成功。消费和服务业的增长让中国更有实力应对外部冲击,显著降低了对出口市场的依赖。
“中国经济平稳发展体现出40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一直在加速发展。”世界银行前经济学家、肯尼亚学者姆旺吉·瓦吉拉向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经济结构近年来不断调整优化,国内消费正在成为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与此同时,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力度,提高银行、保险行业的外资股权上限,减少对飞机、汽车、航运的外资限制,这可能会增加竞争,但也会给中国市场带来更好的服务和产品。
比利时鲁汶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蒂斯认为,最新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好于预期,中国经济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这种韧性既来自中国经济自身优势,也来自中国政府不断推进的改革。“中国近年来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去产能,主动优化经济结构,这一系列重要举措使得经济结构改善步伐不断加快,释放出经济增长的动力。正是由于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落实,中国经济保持了中高速增长的水平。”
“中国已经克服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复杂问题”
德国《汉堡晚报》近日刊文称,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仍然实现了较快增长。文章援引经济学家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具有耐抗性,不像过去一样依赖于出口,也不会像过去一样遇到贸易争端会受明显影响。
德国《世界报》日前发表评论文章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驱动力主要来自消费等国内需求,强大的内部市场消费需求令中国经济几乎不受外贸摩擦影响。中国2018年第一季度的经济状况好于预期,显示出很强的韧性,其巨大的内部市场是保障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不论是城乡发展的内部需求,还是庞大的外汇储备,以及越来越重要的内部消费动力,都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优势。在过去5年中,中国一直在推动经济转型,内部消费动力鲜受外界因素影响,这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关键。
俄罗斯欧亚发展银行首席经济分析师雅罗夫斯拉夫·利索沃利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一季度经济统计中所显示的经济增长、消费价格指数、失业率等指标都说明中国经济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也说明中国已经克服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复杂问题,扩大了在新领域的发展机遇。中国的经济增长变得更为包容,能够减少长期以来形成的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中国在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同时,也非常重视经济发展质量,注重高效地利用资源。中国经济发展依靠开拓国际市场获得了丰硕成果,而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特征是,已经从扩大出口转向以增强内需为主。
利索沃利克认为,中国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变化体现在服务业以及高科技创新领域的长足发展,这是增强中国经济未来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来看,能达到高度发展水平的各个国家,服务领域所占比重都达到50%—60%,尤其是在金融服务领域。中国在这方面不仅取得了量的增长,而且质的提升非常明显,在数字经济方面取得了竞争优势。最近10年,世界经济一直在寻找新的动力,中国在创新和生态领域的发展趋势让人们看到,中国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发挥着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