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胡峪乡扶贫爱心公益超市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动力
近年来,代县胡峪乡在抓党建、强三基、促脱贫的实践中,力求找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的结合点,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脱贫优势,以全面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内生动力为目的,建好扶贫爱心公益超市,通过扶志、扶智、扶德,形成了主动脱贫的良好氛围。
2018年9月,代县胡峪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刘会平的倡导引荐下,与太原市梧桐书院建成代县首家“桐心缘扶贫爱心公益超市”,旨在激励广大贫困户彻底摒弃“等、靠、要”的思想,使广大贫团户真正从思想上强起来、精神上立起来、行动上硬起来、生活上富起来。通过增强超市定位,优化运行机制,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自愿脱贫、善于脱贫、争先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全乡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立足定位强合力。扶贫爱心公益超市以贫困群众为服务对象,以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自主脱贫为目的。在爱心组织的帮助下,先后建立乡级层面爱心公益超市两个、村级层面爱心公益超市4个,覆盖全乡29个行政村6500多贫困群众。超市面对群众需求,接受捐赠物品主要涉及生产用品6大类20种、生活用品5大类12种,同时还有劳保用品和衣物,基本上满足了群众生产和生活需求。超市立足扶贫公益的定位,不用花钱,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努力自主脱贫,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多方位参与扶贫各项活动就能免费领取生产用品和生活必需品,而且依据参与度和劳动强度来决定领取物品的价值,实现了多劳力多得、勤劳致富、自主脱贫的效果。
——创新机制激活力。爱心超市建立规范的积分兑换制度,由各村党支部、村委会每月按照好家庭、好党员、好干部、好群众的标准对贫困户进行评比打分,通过组织群众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义务劳动、卫生保洁、村级公益事业、村级联防、承担抢险救灾、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等活动,在爱心积分卡上记录分值,兑换相应物品,并对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奖励。运行以来,先后涌现出尊老爱幼好家庭50户、热心公益好群众350人、履职尽责好党员86人、为民办事好干部50人,极大地激发了各类人群尤其是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形成了促进公平正义、干群齐心协力共建小康社会的氛围。
——规范运行增动力。为保证爱心超市的长期良好运营,一是积极加强与太原市梧桐书院爱心人士和民营企业山西志远集团的对接联系,为超市充实物资储备;二是制定严格的积分管理制度,由专人对捐赠物品进行数量核对、保管、登记,并对超市物品根据价值进行合理赋分;三是每季度定期组织贫困户根据自己积分和生活需求对超市物品进行自主兑换,前后组织6次2000多人次的物品兑换活动,兑换物品3500多件,价值53000元,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
通过两年来的运行和逐步完善,扶贫爱心公益超市在全乡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市场效果。
一是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通过组织群众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村级生产活动,形成“我脱贫、我光荣”的共识,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活力,使大家内生动力和外部帮扶力量同频共振,自主脱贫致富和党委政府帮扶同步推进,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搭台、部门联动、社会帮扶、群众参与的大扶贫格局,营造出“扶贫光荣、脱贫光荣”的社会氛围,巩固提升了全乡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
二是有效解决帮扶工作中的难题,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满意度。爱心公益超市的运营对帮扶工作是一种有效的补充,在帮扶单位给予政策帮扶、技术帮扶、产业帮扶的同时,通过搭建桥梁纽带,为贫困户提供衣物、生产用品、生活必需品等补充物资,完善了扶贫机制,提高了贫困群众生活质量,有效解决了帮扶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强化了扶贫效果,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三是直接推动消费扶贫,帮助贫困群众增收。在抓好帮扶济困工作的同时,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依托爱心人士的生活和工作平台,对全乡的优质农产品进行销售,尤其是像白水杏、小杂粮、黄花菜、核桃、摘麻花、手工艺品等,自超市成立以来,爱心人士帮助广大农民销售摘麻花、核桃、小米、杏干、土鸡蛋、红辣椒、黄花菜等农产品,累计销售收入达30多万元,拓宽了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了消费扶贫,增加了农民产业收入。
扶贫爱心公益超市的建立,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转变了帮扶救助方式,变“等靠要”为劳有所得、多劳多得、勤劳致富,实现了自主脱贫。下一步,该乡将进一步探索完善爱心超市运行机制,发挥超市的作用定位,真正让爱心扶贫公益超市成为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和精神支持。(石俊文)
图为扶贫爱心公益超市货物琳琅满目
图为太原市梧桐书院举行捐赠仪式现场
图为扶贫爱心公益超市负责人介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