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敞开大门 堵住“后门”
阳泉矿区虎尾沟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残疾人燃油补贴运行流程图”“再生育子女审批运行流程图”……各种各样的流程图格外醒目。“这些流程图条理清晰、通俗易懂,让我们对办理事项所需要的资料及流程一目了然。”7月30日,按照流程图的指示,50岁的刘卫红很快办好了最低生活保障申请。敞开大门,堵住“后门”,在虎尾沟社区,这小小的流程图把社区干部的权力“晒”在了阳光下,不仅杜绝了“微权力”任性,也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阳泉矿区纪委坚持把“小微权力”规范运行,作为源头治理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重要工作突出来抓,全面推进。通过惠民政策、运行程序、办理结果的三个公开,构建群众、街道、职能部门、区纪委监委的四级监督体系,做到思想、工作、服务、制度、落实五个到位,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明确职责权限。以“一事一清单”方式制定的“小微权力”清单以及负面清单,对基层干部“必须做的事和不能做的事”进行严格界定,提前打好“预防针”,为干部行使权力划定“边界”,把“小微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
“以前群众来社区开证明、盖章,到底哪些证明可以开、哪些章可以盖,我们自己都不清楚。‘小微权力’规范化运行后,社区拉出了‘清单’,公开了办事流程,群众办事准备材料一目了然,我们说话、做事也有据可依了。”平潭街东社区社区干部郑江深有感触。
“小微权力”规范运行以来,虎尾沟社区共梳理“小微权力”清单10类30条,全部制作了办事流程图,同时制定了12项便民服务卡,对13项社区党务政务居务内容进行了公示,真正把“小微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在阳泉矿区,通过一系列“晒权”“用权”“督权”环节,基层干部手中的权力界限、决策程序、办事流程和办结时限等进一步规范,有效解决了权力和信息公开的不及时、不彻底等问题,避免了干群矛盾激化和基层腐败现象的发生,“微腐败”从源头上得到预防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