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全省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将组织辖区疾控机构、接种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措施和防病知识,让国家免疫规划政策深入千家万户,让每个适龄儿童都能按时接种到疫苗。
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山西省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的部署,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从原来免疫规划的“7苗防9病”,扩大到“12苗防12病”。免疫规划所有疫苗的报告接种率已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乙肝疫苗报告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省平均达到95%以上,继续保持了无脊灰状态,我省已连续25年无本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报告病例;连续32年无白喉报告病例;麻疹、百日咳报告发病率分别由1978年的83.01/10万和48/10万下降到2017年的0.049/10万和0.5324/10万,分别下降了99.94%和98.89%;2006年调查的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低到2.41%,较1992年调查的10%降低了75.90%,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率降低到0.70%,较1992年调查的10.87%降低了93.56%。2014年全国1~29岁人群乙肝血清学调查显示,我省1~2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0.39%。
2018年,我省将在现有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将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加强疫苗在卫生计生系统内的使用管理,做到疫苗储运、使用过程可追溯,提升冷链系统安全性,保障疫苗质量,提高保障疫苗接种效果。
1.哪些疫苗收费,哪些疫苗免费?
目前我国常用疫苗分为两类:
第一类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接种的疫苗,目前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白破二联疫苗、含麻疹成分(麻风、麻腮、麻风腮)疫苗、新生儿乙肝疫苗、流脑A群和流脑A群C群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及甲肝减毒活疫苗。
第二类疫苗:由公民自费自愿接受接种的疫苗,目前主要有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水痘疫苗、轮状病毒活疫苗、人用狂犬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及部分可替代上述第一类疫苗的收费疫苗等。目前我国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划分分类依据主要只是一种行政分类,而不是医学分类,是国家根据财政状况和防病规划而做出的一种分类。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划分也不是绝对不变的,比如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在2008年以前它们都属于自费的二类疫苗,但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增强,这两种疫苗在2008年起都成为免费的转变为一类疫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防病需求的变化,今后也还会有越来越更多的自费二类疫苗成为转为一类疫苗。
2.我省现有的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种类有哪些?
目前我省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即一类疫苗)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灭活疫苗、脊灰减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流脑多糖疫苗A群、流脑多糖A群C群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共计12种,此类疫苗主要服务于6周岁以内儿童;。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根据2016年修订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每年省疾控中心都会根据全省传染病流行趋势、疾病防控需求、产品生产供应情况、群众接种需求,组织专家组制定《山西省第二类疫苗采购目录》,经谈判准入后由县级疾控中心通过“山西省二类疫苗网上阳光采购平台”进行采购并供应给辖区接种单位。2018年在我省入围的疫苗有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水痘疫苗、流感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等30多种。
3.二类疫苗有必要打吗?
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在医学上的划分只是一种行政分类,而不是医学分类具有同等的防病功能,在按照国家规定接种一类疫苗的前提下,接种二类疫苗的接种对于预防传染性疾病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有条件的家庭还是可以适当接种。同时,二类疫苗也并不是价格越高就越好,进口的就一定比较国产好,接种二类疫苗还是要选择符合自身机体、体质。
4.儿童怎样办理预防接种手续?
(1)孩子出生后,家长应带孩子到居住地附近的预防接种单位去办理接种手续,建立儿童接种卡和预防接种证。家长须保存好接种门诊发给的预防接种证,每次去给孩子接种时须随时携带。并凭此证办理入园、入学手续。
(2)在外地出生但在本市居住的孩子,也应尽快到接种门诊办理预防接种证,让孩子尽快的补种各种疫苗。若在原地区已接种过疫苗,应带上原来的预防接种证,根据已接种过的疫苗,安排补种未种的疫苗。
(3)儿童迁移时,原接种单位应将儿童既往预防接种史的证明交给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转入迁入地接种单位。
(4)家长在办理预防接种手续时,要把住址和联系电话告诉医务人员,以便联系。
(5)接种证若有遗失,应及时到原办理接种证的接种单位进行补办。
5.哪些情况下不宜接种疫苗?
有发热、急性传染病或慢性病急发期、免疫缺陷病、过敏性疾病、严重皮肤病、癫痫和严重的心、肝、肾脏疾病者及疫苗说明书注明不宜接种疫苗者。
6.接种疫苗后要注意什么?
(1)接种后要在现场至少休息30分钟,以便可以及时治疗发生的不良反应。
(2)接种后多休息、多饮水,不宜剧烈运动,注意接种部位的清洁,不要弄湿、弄脏注射部位,以防局部感染。
(3)空腹和过度疲劳时不宜接种疫苗,以防引起“晕针”。
(4)接种疫苗后极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低烧或接种部位轻微的红、肿、热、痛现象,经对症处理后1—2天即可恢复;若体温超过38.5℃并伴有其他较重反应时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防延误病情,同时要及时与接种单位医生联系。 来源: ( 黄河新闻网 张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