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殿是现存我国北宋时期的标志性木构建筑。使用的“柱升起”、“柱侧角”、“减柱法”等都是开创性的建筑手法。通俗些就是为减少用料以及考虑到美观和安全的因素,于是殿内没有了立柱,广阔的内部空间就可以用来安放宏大的彩绘塑像群了。
现在公认殿中供奉的圣母是唐叔虞之母、姜太公之女邑姜。精美的神龛内是盛装的圣母像端庄而坐,侍者、侍女环绕,左右现存44尊彩塑。北宋匠人的技法高超自然,这些彩塑如常人般真实,是公认的国之重宝,年纪、神态各异,服装是北宋初期淡雅、简洁的风格。难怪历代文人墨客来此赋诗歌颂的名作无数。过去说周柏、难老泉、侍女像号称“晋祠三绝”,从艺术角度看,北宋侍女像肯定是三绝之首。
每年阴历七月初二,晋祠当地民众都会举行仪式祭祀圣母,水镜台上下热闹非凡。有人会问,晋祠本是唐叔虞祠,咋主殿内却供起他的母亲呢?这个改变应该从北宋统治者压制“太原龙脉”的举动开始。
北宋平定十国,最后一个硬骨头是和北方辽国结盟的北汉。太祖太宗多次进攻都无功而返,直到太宗朝初期才攻克太原,统一内地。太原号称龙城,远在魏晋北朝隋唐初年的故事不提,就是五代乱世期间,也是龙兴之地。后唐、后晋、后汉三代都是来自太原沙陀军事集团。为了“绝后患”,宋太宗下令彻底毁灭老晋阳城。北宋中期再次兴建晋祠时,正值刘太后当政,据说出身寒微的她将自己的祖先附会到曾经显赫的太原刘氏一族,将按照自己形象塑造的圣母像安置在晋祠中央,唐叔虞祠被改在东南侧,明显有自我标榜的寓意。
现在偏在一隅的唐叔虞祠内彩塑保存完整,还是元代风格,特别是前殿内的一组不苟言笑的乐人形象尤为特别。叔虞祠旁边是唐太宗李世民征高丽回师途中,留住太原期间的手书唐碑《晋祠之铭并序》,其行书笔法之美,被认为书法中的国宝。
圣母殿西南侧是水母楼和难老泉。泉水下是三七分水的水口,流出的水据说就是智伯渠上游。近年来缺水已是常态,难老泉水奔涌不息,也是经过人工措施来维持的景观。泉水边上是王家祠堂。王是山西著姓,明代名臣王琼在此为太原王姓的始祖王子乔立祠。现在这座王家祠堂成为海内王姓祭祖圣地。王家祠堂南面是傅山纪念馆和董寿平书画馆,他们都是太原名人。傅山纪念馆是了解傅山生平和作品的好去处。过一小坡,就看到了挺拔的舍利生生塔,那是晋祠里幽静的一角——十方奉圣禅寺。
|